在中国幼教公益论坛上,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实践教学指导专家,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、广州市名教育家培养对象,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山幼儿园周秀翠园长,分享《让艺术点亮生活--指南下的生活化艺术课程实践与探究》,一起来看。
提起美,大家会想到什么?美人、美事、美物、音美、意美、形态之美……于幼教人而言,提起美,想到的一定是美育教育。美是欣赏,是生活,更是艺术。如何将艺术之美生活化,融会于幼儿课程?跟着周园一起走进美。
聊聊艺术
所谓艺术,就是用某种特定的媒介符号来反映和描绘事物的价值关系、运动和变化的过程,创作者可以用声音、动作、色彩、语言来进行感情的表达,用言、声、像、型来感染听众或观众,让别人能够有同样的感受。
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品,具客观作用在于调节、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,提高人的精神素质,包括认知能力、情能力和意志水平。
谈谈指南下生活化艺术课程实践
周园认为,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组成的重要部分,《纲要》和《指南》也都明确提出: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然、对社会、对生活、对艺术美的感受、鉴赏、评价和创造,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。
在经济世界化、信息网络化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,不管是广告、还是IT行业、第三产业、乃至是现在工业化以后的农业,都已经离不开艺术的参与。生活艺术化和艺术化的生活,将是人类生活的一大特色。
基于此,对于儿童的艺术教育的问题,也就自然而然变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。作为幼教工作者,艺术课程生活化的意义,就是要把美融入到孩子的生活当中,要把美融入到孩子生活的点滴片段当中。
那么,如何创设适宜幼儿发展,又促进其艺术发展的环境呢?
《纲要》指出,环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,是心理、社会和物质等条件的总和,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重要资源。对幼儿实施艺术教育,要通过环境作为教育的载体,将隐性的、显性的艺术的元素具体化和系统化,在环境当中让幼儿更好的感受美的环境。
100多年前,玛丽亚·蒙台梭利把“教育环境”比作人体中的大脑,她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有机体与“适宜的环境”相互作用的结果。基于此,香雪山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以“小园所,大世界”为理念,打造“时尚、简约、温馨、童趣”充满艺术氛围的对话式环境。透过每一处“会说话”的环境,予孩子们美的启迪、美的感受。
说说艺术课程生活化
在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中,艺术领域是《指南》中的一个领域,其中又包括感受与欣赏、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,每个子领域由教育目标和教育建议组成。
香雪山幼儿园以《指南》为顶层设计,围绕上述两个子领域的内容,以及领域里的具体目标和建议,践行幼儿园自己的课程实践,充实艺术内涵,实施“玩学合一”的核心素养。
幼儿园艺术课程实践有以下几种途径:带着眼睛去旅行,发现生活中的美;带着感知去体验,表现生活中的美;带着心灵去舞蹈,演绎生活中的美;带着想像去遨游,创造生活中的美。
幼儿的感受和欣赏,表现和创造,很多都是相辅相成、融会贯通的,生活是艺术的源泉,厚积薄发,当孩子们的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并掌握了一定创作艺术技能的时候,孩子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就会像小宇宙一样爆发。这种艺术的表现创造,是自然生发的,是孩子们的艺术语言。
演讲后,周园感慨道:万物有时,一年四季恒定流转,昼夜更替生生不息,我们在初的生命历程里,能体验不同的自然与生活,我们惊喜和期待有之,细水长流有之,美和领悟也会如约而至。作为老师,作为陪伴孩子成长的人,我们要做的就是弯下腰,低下头,认真倾听与支持孩子,让艺术之芽能够在他们心中绽放。
“孩子,由一百种组成;一百个孩子,就有一百种语言,一百双手,一百双眼睛,一百个想法,一百种思考,一百种游戏、说话的方式,一百种歌唱和了解的喜悦……”周园动情道,“艺术,有着千万种可能,千万种创想,千万种表现。我们能做的,就是让艺术的芽,在孩子心中开花,让艺术之花越开越艳,期待一路芬芳,美美与共。”
更多美育,报名2022中国幼教公益论坛,100多位名师、专家、名园长分享:幼儿美育、环创、家园共育、科学保教、园本课程、幼小衔接、园所管理、体教融合、课题研究、自然教育、品牌打造等干货。